热心肠的“刘科长”
添加时间:2014-11-28 点击量:46481
“刘科长”,大名刘金才,曾经从军二十余载,1984年复员到中条山集团汽运分公司,任福利科科长16年,2000年退休后,一直热心离退休支部工作,兼任下古堆区党支部书记。他思想积极乐观,总是一副热心肠,经常帮助周边邻里处理“大事小情”,并且乐此不疲,深受大家尊重,所以大家仍习惯地尊称他为“刘科长”。
“刘科长”是土生土长的垣曲人,也许正是舜帝道德文化的深远影响,造就了他勤劳质朴、思想积极、乐于助人等优良传统美德。别看他已入古稀之年,生活忙碌而有规律。早晨5点起床先跑步锻炼,然后到自家的“自留地”,种种菜、浇浇水、除除草,再夹着自己收获的大袋小袋豆角、黄瓜等蔬菜回家,遇到街坊邻居就分给一些“尝尝鲜”,乐在其中。碰到谁家有个事,他依旧步履轻盈地奔波于大街小巷,穿梭于人来人往之中,处理事情依然心思缜密,有条不紊,再忙再累,也没有一丝“倦怠感”,看不出半点七旬老人的踪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几年前一次外出旅游结伴而行的过程中,年近70岁的他,竟然和我们一起玩“过山车”那种疯狂刺激的游戏,当我们年轻人被吓得魂飞魄散、疯狂叫喊、后悔坐上去的时候,他竟然还说“好玩”, 真是把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徐艳,中共党员,经济师,汽运分公司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纪检监察科副科长、党工部部长。多年从事文字撰写工作,曾多篇文章在中国有色金属报、中条山杂志、中条山报、中条山网站上发表并获奖。)
真正结识“刘科长”是因为党建工作。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与交往中,他热心助人、甘于奉献的那份执着、那份友善、那份与世无争的平和,越来越影响着我,教育着我。他所在下古堆离退休支部,离退休党员50余名,还有不少退休退养职工。能把这么大的支部工作“玩转”,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离退休老同志年纪大了,脾气倔强、固执,说话又冲又硬,不讲情面,性格跟个孩子似的。我亲眼目睹他们因为一盘棋的输赢、一张牌出得好坏而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有的干脆“摔棋”走人了。每每这时,“刘科长”就得充当“调解员”,哄哄这个,劝劝那个,慢条斯理地说服开导,直到两个人“握手言和”,又坐在一起。这是何等的困难和不容易呀!
兼任离退休支部书记可不是光靠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好的。他心里总是想着如何丰富老同志文化生活,让他们老有所乐。他积极主动向上反映,在汽运分公司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建立了下古堆离退休活动中心,配备乒乓球、象棋、扑克、报刊、桌椅板凳等基本活动设施。有了“根据地”以后,他坚持每月召开支部大会。我还依稀记得第一次参加他们的支部大会,看着端着摄像机的我,“刘科长”显得有些拘谨,但很快就投入到会议的气氛中,带着老同志一起学习了汽运分公司近期的文件精神,宣讲了汽运分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与集团公司的重点工程建设。随后,大家开始议论起集团公司、汽运分公司的发展变化来,有说有笑。对于有歧义的地方,“刘科长”时不时地给予正面的解释引导,疏通大家的思想“纠结”。一番畅所欲言过后,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傲蹩瞥ぁ苯幼鸥蠹医樯芾夏耆私】瞪钚〕J?,嘱托大家注意身体?;岷?,有的回家做饭去了,有的打乒乓球,有的几个人坐在一起唠家常,活动室内不时传来老人们阵阵开心的笑声,好一派其乐融融、祥和幸福的“大家庭”气氛!我至今一直在感叹“刘科长”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刘科长”在带领老同志打发无聊日子的同时,不经意间了解关注每一个人的思想动态,为维护队伍稳定奠定了基础。每逢遇到国家政策涉及到老同志个人利益,集团公司还没有来得及贯彻执行的时候,几十个老同志联合起来要成群结队到集团公司上访,“刘科长”总是逐个做安抚工作,教育大家用正确的诉求方式反映问题,并第一时间把大家的意见向汽运分公司党政领导反映,寻求政策落实情况与解决问题之道,及时准确做好上情下达工作,直至问题解决。长此以来,“刘科长”已经成为汽运分公司党政领导与离退休老同志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一个“桥梁”,使得各种矛盾及时得到化解,避免了一次又一次上访事件的发生,确保了下古堆居民区和谐稳定。汽运分公司党政领导经常这样说:“下古堆离退休支部有刘科长在,我们省心多了?!?br />
如今的“刘科长”,已经是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但他总是闲不住,经常有事没事到街坊四邻走走,到离退休老同志家中串串,了解身体状况如何、需要哪些帮助、需要向上级领导反映些什么等等,他总会牢记在心,一件一件尽心尽力帮着解决。若是哪位老同志病了,他总会上门嘘寒问暖,跑前跑后,有儿女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会叫“老伴”做上一些可口的饭菜,亲自送到他们家中,让这些老同志们常常感动的热泪盈眶。
“刘科长”的热心肠在下古堆小区是出了名的。谁家的房子漏了,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刘科长”?!傲蹩瞥ぁ弊芑岣莞髯缘氖导是榭?,一方面帮助向社区物业管理部门反映,一方面做居民住户的安抚工作,一方面向汽运分公司领导反映要求加快下古堆小区建设问题,一方面帮助他们进行房屋补漏。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场罕见的“7.29”抗洪抢险,当肆虐的暴雨连下几天几夜的时候,在没有任何领导命令、安排的情况下,“刘科长”在夹杂着雷鸣闪电的倾盆暴雨中,冒着生命危险挨家挨户了解住户的房屋及人员的安全情况,组织年轻力壮的人员装沙袋搭建防洪坝,为下古堆小区居民安全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当无情的洪水“闯入”下古堆小区住户家中、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向汽运分公司党政领导汇报情况,寻求支援,同时不顾自家院内的雨水“侵占”越来越多,毅然决然地帮助年纪大的老同志掏舀雨水、搬移物品。就在做豆腐的老张师傅为近千斤豆子眼看就被雨水浸泡、急着转移豆子而愁眉苦脸的时候,“刘科长”带着几个人及时赶到,二话不说,就帮着搬豆袋子,近千斤豆子很快被移到了相对安全地带,把老张师傅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那次抗洪抢险中,他一连几天几夜没有睡上一个安稳觉,身子骨累得就像散了架似的,但嘴上依然说着“我没事”。正是“刘科长”那份责任使然,让下古堆居民安全度过了那场50年不遇的暴雨侵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科长”在下古堆小区生活了30余年,下古堆小区每家的事都装在了“刘科长”的心里,大家也都把他当成了“主心骨”。遇上婚丧嫁娶等大事,他们总会第一个想到的是“刘科长”,总会在第一时间找“刘科长”商量,“刘科长”也总是毫不保留地出出主意,帮着打理。尤其是老人百年之后的丧事办理,几乎成了他的“专利”,不论是汽运分公司的职工,还是下古堆小区的居民,每一次都是由他主持操办。他清楚汽运分公司每一个已故老人穿衣带帽的“讲究”,记得安葬在龙须沟的每一位已故老人的具体位置,熟悉每一个办理程序和环节。他总能替办事“主家”考虑周全,既不浪费又不失体面,让生者安心、死者安息,顺顺利利、稳稳妥妥地把事情办好。细细数来,“刘科长”操持这件事已经20余年了!20多年来,经他手“送走”的“老人”达上百人,他从来没有拒绝为难过任何一家,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从来没有要过任何好处。他真正把这件事当成一份事业去热衷,当成一项使命努力去做。他总是说:“都是街坊邻居的,谁家没点事?何况远亲不如近邻,用咱就是信得过咱。我就是跑跑腿,帮着别人张罗张罗?!薄傲蹩瞥ぁ奔妇淦邮档幕?,常常让为一些琐事心烦意乱的我倍感羞愧,他那种质朴、仁爱、友善、平和、奉献的精神和美德,让我感悟至深。
从责任使然到仁爱平和,从这位拥有一副热心肠、爱操心、爱管“闲事”的“刘科长”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道德文化传承,使我懂得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真谛,悟出了真、善、美的内涵。我想:正是因为有了他这样日积月累善小而为的人,有了他这样勤劳、善良、质朴、友善、仁爱的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才使得这个社会的文明不断向前推进?。ㄆ朔止尽⌒煅蕖」└澹?br />
(图为刘金才)
上一篇:
有一种精神叫自强
下一篇:
平凡中的幸福